/ Z! r' q) _' W8 N5 ]' ^; C. G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的发展进入到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转型时期,出现了一些特殊国情,需要引起决策层的特别重视。 % ^1 T p" C9 J; p$ v
一、中国的农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仍居高不下,这对中国完成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带来困难,因此要争取在未来15年再转移出1亿多农业富余劳动力。
3 U1 C9 |0 |* [2 ` 二、收入差距加速扩大。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等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的调控。
( L7 I- C& }- Q9 x8 h 三、劳动力在一个较长时期处于供大于求的趋势。解决好就业问题,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是保持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一环。
$ e" U0 G) m" x/ \ 四、还没有富裕起来就过早老龄化。所以,要关注社会保障水平刚性增长与经济发展周期波动的矛盾,完善重节约、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
1 D# J+ B5 J9 X- |: H* Q$ g& I 五、农村按国际贫困标准(每人每天收入不低于1美元)计算还有1亿多贫困人口。现代化国家的最有标志性的指标,就是农民不再是穷人。因此,应实施新世纪的减贫工程。
- e, }; B+ Z9 K" G2 H& c; g, ? 六、应当高度关注民主意识的成长,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提高各种管理的社会技术水平,保证长期的政治稳定。
; Y( q _8 S3 Z: B9 y- N6 | 七、大国的兴起和更替往往会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并可能引发国际冲突。中国目前应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处理好国际关系,特别是处理好大国之间的国际关系。(摘自《中华工商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