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农村的农业化社会特征,农民的人口数比例,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对深入贯彻科学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安徽省参事工作彪炳史册的,无论是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还是农业税费改革,都离不开“三农”。对此,我作为省政府参事室选派干部,驻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感觉特别荣幸,锻炼价值彰显无遗。对我挂职期满后继续做好参事工作,协助政府参事开展重大课题调研,由服务型转向辅助型、由随同变助手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裨益。0 \6 ]+ A/ }4 i& ~! u& W8 u
3 Z- p" L' e8 D! k
当好新农村建设的书记,应坚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围绕富民强村的目标逐步推进。在理念上把握好“三个第一”:抓班子,带队伍,把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职责;理思路,谋发展,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夯基础,抓民生,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实施中借助“三种力量”:政府的主导力量,群众的主体力量,社会各界的支持力量。着手具体事务,村书记则应处理好“五种关系”: 政策落实与帮助扶持、理论与社会实践、村书记与群众、原则性与灵活性、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的关系。 7 W. l& p* S) y g- W9 o! L " g9 h$ q/ @# v0 L* I4 N T 一、处理好政策落实与帮助扶持的关系 9 |# c5 B" L- \. ?1 g& Q/ t5 o. L ' ?" X% }1 u& d. T1 r5 l; r ~6 {/ F 应切实学习掌握国家关于“三农”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吃透连续11年来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国家对农业的基础设施、科技服务、政府对粮食最低收购价、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接补贴、奶牛补贴、新型农民培训补贴、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国家及省级公益林补偿、政策性农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低保补助标准和家电下乡补贴、计划生育奖励都有具体规定和措施。村书记要对补贴补偿标准了然于胸,如数家珍,对普惠农民的做到及时发放,对有利农民的培训要积极帮助。对有条件限制的,可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植大户以项目支撑形式要争取扶持。 5 y% f/ i7 j3 D* n; ]2 [; g: c5 h 二、处理好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U8 R' m( ^' t. \! E9 u5 F
. E! a$ }8 e# K3 x* H 我们经常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辨证关系,却往往忽视理论与实践的巧妙运用。在农村,由于村干部文化水平有限理论素养较低,很难用理论去有效指导实践。不少人因为政策把握不准,人脉关系偏弱,造成思想上有不想干、不能干的顾虑,行动上有不会干、干不了的窘迫。农村工作尤其是落实政策上,都有一个邻村竞争性和落实时效性的问题,往往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我曾指导零散的生猪养殖户成立专业合作社,由养殖大户担任理事长,在享受国家关于生猪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修扩建标准化厂房,增强母猪繁育能力,提高生猪出栏数,从县扶贫办争取了8万元扶持资金。我充分利用挂职干部省财政配套的5万元专项发展资金,以村集体资产参股形式投入到苗木生产专业合作社,主要考虑到苗木种植无风险能增值,更是我村“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可充分利用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或发改委以工代赈政策,解决了部分村级路桥的新建和当家塘坝的深挖加固培厚。7 J# C) S1 d U!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