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场本是戏曲表演的一种程式动作。最初的圆场,是作为两个不同的表演内容或方式的过渡而出现的。我们这里说的圆场,是在协调首长关系中,为打破僵局,消除尴尬处境,化解矛盾,帮助领导下台,秘书从中解围或采取折衷方法的一种方式。
, s5 t# \# c3 @+ q0 \6 n; z. ^, T, s5 ]+ u1 O( |+ i' ]
淡化情绪法(1)
9 M. z7 Y- A- A2 q8 C4 f) @/ l
4 B- C% \$ d! V+ }' G/ N0 q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首长在物质生活上应该说是富有的,出门有车坐,视察有人陪,就连吃饭、休息也有人照顾。可以说是需要什么就有什么。但首长在精神上又常常很孤独,有心事、有麻烦、有不满、有怨言,不能跟部下讲,不能跟同级讲,有些事甚至不能跟家人讲。讲了就可能坏事。所以,他们活得也挺累,也挺艰难,内心免不了有种种不快和痛苦,于是在某种场合或时机,一些不负责任的话,缺乏原则性的话也就讲出来了。对此,秘书就要出面圆场,使矛盾得到缓解。- R$ [2 O- m1 R# B
秘书的办公室常是首长议论工作的场所,交流感情的场所,谈天论地的场所,也是发泄不满情绪的场所。因此,秘书的圆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把某个首长或首长与首长之间不太正常的情绪减弱下来,这就是淡化情绪法。根据不同的首长产生的不同情绪,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方法:/ W; Y* Y9 U2 l: ^
参谋助手论顺意引申/ g2 e( p2 U/ V% s3 r- t
就是先顺着首长的情绪和意思向前发展,然后再逐步引导加以淡化。某些首长的情绪比较强烈,或者他的性格本来就比较固执,秘书企图一下子淡化或转移这种情绪很困难,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不仅使这位首长对其他首长的不正常情绪得不到缓解,反而使这位首长又加上了对秘书的某种不正常情绪。在这种情况下,秘书就要先顺着首长的情绪发展一下,使自己被首长的情绪所容纳,然后,再趁势引导,逐渐淡化。
. r0 ~7 z; W8 W9 H W5 r | 某单位C首长在六十年代后期,4年生了3个孩子,都是男孩,老大智力弱,老二特别淘,老三非常任性,整天在一起打闹。然后是一块上学,一块待业,等着父亲给安排工作。这位首长提前半年想办法,拉关系,跑路子,用车、送礼比较多,占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自然影响工作。该单位B首长对此很不满,曾多次向C首长做过暗示,但都没起什么积极作用。B首长非常气愤,对秘书说:“这样干怎么行呢?党风哪里去了?部队建设哪里去了?看来就得撕破脸皮对着干了!”秘书听了就要圆场:“是啊,这个问题确实挺突出,机关里也有反映,您作为党委书记,不能不过问。”
' l. U& W7 G" H- W) v7 E 这种回答就是“顺意”法。9 h( l" a% ?0 m& F
“你说该不该解决一下?”
- ~7 T! \) g( C, u4 h2 a “是需要解决一下。”然后一转,进行淡化:“我看您不用太着急。他忙活了大半年,该跑的都跑了,听说已有了着落,用不了十天八天就都安排完了。您要再给他几天,把事办完了,然后开会批评他,说重点也没关系。既给了面子,又坚持了原则,问题就会得到解决。细想来,他三个儿子同时待业也真叫他头疼,都五十几岁的人了,什么时候离退还很难说,不赶快把孩子的事情解决了,以后就麻烦了。”0 D2 z8 u1 K8 L! _, K/ D' G$ H
2 d1 }0 p- |% o1 X& o: V2 K. c
1 A; x4 Y2 g9 X/ l淡化情绪法(2); y1 I' Z0 H) a) h$ @5 o
接着再一转:“您好办,就一个‘千金’,长得又漂亮,又听话,不愁分配问题。”# f* n9 n1 j5 D1 V5 N+ E
“我的王秘书,你可不知道,现在的姑娘比儿子难伺候多了,别看就这一个也难办,要求很高!”
! E% ~; [: w6 L0 D 话说到这儿,虽然还是子女就业问题,但讨论的内容已从对方发展到B首长自己这方面来了,原有的情绪淡化了。“我了解,您在家也是‘三号’首长,一号是您家属,二号是您姑娘,三号才是您。”秘书一个玩笑讲得首长喜上眉头。) c0 n. D3 ]- T% Q+ R: l
“我是不管闲事,都叫他们管还省心。”
3 V& _$ x+ S- f1 i1 W: `, t 一场疾风暴雨过去了,B 首长的激动情绪平息了,有关的矛盾和问题自然会得到较为和缓的解决。
) u8 }( k, N! x4 E8 z! o1 S 顺事推理
9 j; c" _3 K q ]- i4 j' m N 就是为了转变首长的某种情绪和看法,先不直接说明道理,而是置首长于一种促使其转变的环境、现场和气氛之中,然后再用事明理,达到预期目的。先看事,后明理,通过活生生的事例或现场观察,旁敲侧击地讲道理,引起首长由此及彼的联想,也就冲淡了原有情绪,并改变态度。
5 @! T T V& Q 某部B首长上任不到半年,该部队连着开了两朵大红花:第一朵,中央军委命名一位班长为“爱兵模范”;第二朵,被军区评为“卫生先进单位”,一面大锦旗挂在那里。B首长春风得意。可这时一份内参登了一篇文章:《卫生单位不卫生,文明单位欠文明》,还附了两幅照片,反映该部队的家属院垃圾成堆,蚊蝇结群。过了几天,联合工作组又来检查该部队工作。B首长很是恼火。刚得了先进,就有人写信**,心里估摸着是政治部有关人员干的。主任任职时间不短,干得也不错,没当上政委是不是有气,干了这件事?于是,B首长把组织科长和宣传科长找来说:“现在有些人吃里扒外,有问题不讲出来,写匿名信,搞什么鬼名堂?当科长的要注意这样的人呢!”B首长对两位科长挺信任,两个先进材料就是他们写的。他俩心照不宣地说:“天快黑了,咱们散散步吧。”B首长平时不爱动,这会儿想边走边谈,于是说:“可以嘛。”看上去他们像没有目标地往前逛,但每到叉路口总有一位科长先行两步。正走着,B首长嗅了嗅:“这么臭。”组织科长说:“三十米远处,是家属院公用厕所,您提前闻到味了。”继续走,似乎踩到厚厚的地毯上,宣传科长说:“您脚下是家属院垃圾,长期无人拉。”B首长说:“这么大一片?有几十米长吧?”继续走,进了家属院大门,B首长脚下一滑,差点摔倒,原来是一堆西瓜皮。“怎么搞成这个样子?”两位科长没出声,回来的路上才说:“不讲卫生的死角还有不少,像维修队的库房,修械所的厂房,宣传队的练功房等等,都是脏乱差的地方。”B首长不再说什么了。第二天,他把管理科长和有关领导都找了来,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对两位科长说:“内参的稿子不管谁写的,不提了。你们俩再写一篇:《清死角查漏洞,让卫生单位更卫生,文明单位更文明》。”
% y1 J8 P( Q5 p1 _0 Y+ u: C9 O; ~ 两位科长就是采用了顺事推理的方法,淡化了首长原有的情绪,为首长之间的矛盾打了圆场。
5 Z# c3 K3 d1 k& q! G6 N- g9 d* D; z- y: [9 Q1 m3 U( Y0 K2 H
5 P. j. l5 l2 r
淡化情绪法(3)
0 F9 C# R4 J6 { 顺势变向, C0 f- J: ^% c" _* @# C1 J3 z
所谓顺势变向,就是把首长谈话的内容及谈话气势,巧妙地转移到其他方面去,从而淡化原有情绪,使双方的矛盾得到缓解。
0 x5 M( j/ E& Q. U, U 一段时间以来吃喝风盛行,有位D首长对此很是不满,特别是对班子中的另一位首长更是一肚子意见,他曾几次拒绝参加吃喝。部队搞廉政教育时,恰是D首长最有意见的那位首长负责这项工作。当时D首长出差在外,到很远的边防部队检查工作。刚到那里,就接到电报,让他回来参加常委学习班。他很不高兴,一边看文件一边发泄不满:“现在是廉洁的人学习,腐败的人也学习。吃喝的时候,他最积极,学习的时候他又最积极,学完了接着吃,这怎么得了。”话说得不错,但应该在常委会上讲,不能在群众中讲,并且还应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而不是在私下场合犯自由主义,这就很难达到团结的目的。于是秘书说:“是啊,现在吃喝问题太严重了。买本业务书没钱,订几份报纸没钱,吃喝有钱。”话题没有变,但指向开始发生变化了:“吃喝风严重,毛病不仅在有些人爱吃喝,还在于环境所迫。有时候,不请吃要不来钱,不请喝批不了地。没钱、没地就盖不了房子,部队建设就受影响。所以要从根本上治起,不光针对几件事,几个人,而是加强法制教育,加强法制约束。”- u, t" N5 |% A8 d( M6 n
D首长看到秘书对自己讲的问题认同了,就接着说:“对!要有纪律,用法律来惩治,杀他几个,办他几个。”
6 ?# E8 W4 o* H9 ?4 k+ }- N4 m 这时,秘书趁机顺势转变话题:“杀也该,办也该。许多国家抓这方面的教育很突出,惩治很严厉,有长期规划。从小学开始就抓这方面的教育,我们也应该从娃娃抓起。新加坡、日本小学课本上没有语录,但主要进行法制教育。新加坡可称得上法制教育第一流的国家,法制教育贯穿50年。据说,有人在公共场所丢烟头要罚5000~15000元新币,而且执行得特别严格。一位部长无意中把烟头掉在候机厅地上,还没等他捡起来,管理人员便把罚款单据递过来了。他们现在还有两种刑律:一种是绞刑,一种是鞭刑。一鞭子下去,皮开肉绽,至少要养伤4~5个月。最重的要在两年内抽够7鞭子。姑娘们找对象有一个共同条件,先看一看对方屁股上有没有鞭痕。人们的法制观念都很强,生怕留下鞭痕。我们虽不一定要搞鞭刑,但也应该在人们头脑里树立起十分强烈的法制观念。这样,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不良风气也就随之减少或削弱了,吃请的少了,请吃的也就少了。”
' u( A: Q) m% z* t7 |7 ` 话说到这里,首长在吃喝问题上的不满情绪,已不主要是对着另一个首长了,而是如何搞好法制教育的问题了:“你从哪看到的,胡吹吧?”
' ]2 V' c( Z( M% X7 L+ z, k/ E “不是胡吹,您看看1993年9月16日《中国财经报》,就是这样登的。”
6 X/ C/ H+ Q2 N' e# Z+ D 有关新加坡法制教育、鞭刑等等,在首长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下部队时就讲:“我们反对不正之风,加强廉政建设,重要的一条是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约束,新加坡从小学生开始教育,一搞就是50年,还有鞭刑……”讲得津津有味,矛头所向是法制教育而不是某个首长了。
0 m7 V1 Z/ ~9 Y" G/ E& ^0 N! x! ?6 H6 ]* V. G) m2 W9 q: D) q! b
中止交锋法
8 T) O- E# A+ p- L3 j4 S, m1 u
6 E( Y8 e9 f5 Y6 B Q3 ~: q1 o
5 R3 W( e# G( V" z支出现场法(2)4 r4 f; d6 L# @: }
) z- m" K0 E6 N6 r& p 秘书的圆场是一项很微妙的调解方式,如同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出毛病。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恰到好处,不露痕迹。否则,就会引起首长不高兴,带来反效果。因此,要注意这样几点:
# ]5 X# M8 Q3 { 第一,涉及问题应比较重要。秘书借故的缘由和内容足以镇住首长的争论,可以把首长的注意力很快转过来。比如,送一份事故通报,能起到转移的作用,如果秘书说:“门口的哨兵与人吵起来了。”首长就会训斥:“哨兵吵架找我干什么,找军务参谋去。”不仅没能圆场,反而使首长气上加气。4 ^7 d9 I2 T# w& y' o& u* c
第二,具有浓厚的兴趣。就是说,秘书打岔的话题是首长关注、爱听、感兴趣的事情,这样才能把首长吸引过来。首长喜欢跳舞,你说:“七点钟演出队举办周末舞会,请您参加,还有十分钟就开始了。”首长就没心思再争论下去了。4 m$ x$ v. J1 ^' Z
第三,时机要恰当。要选择应该插进话也能够插进话的时机。例如:双方都感到无法说服对方,或者至少有一方已感到有些不耐烦,或者暂时的沉默等等。如果首长刚把话说一半,你就插一杠子,他可能听都不听,就把你轰出去了。
% Y3 _7 I4 i2 W! s0 w. a 第四,必须得体大方。有充分的准备和认真的思考。正副职首长发生冲突,要将正职支出去。如果让副职因故离开,副职可能会觉得不妥,而达不到目的。一个急,一个缓,可把急的支出去。急的走了,缓的很容易平息。如果让缓的走了,急的可能更急,缓的也走不成。
$ f+ c0 f9 ^( j! | 做好圆场工作对秘书的要求是很高的。; c5 P; D2 v. }9 {$ A8 f- {
首先,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通过观察、分析和判断,掌握双方发生纠纷的原因、内容和目的。并对其态度发展的可能趋势作出敏捷的反应。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获得成功。
8 x- c5 z- I+ C 其次,应以冷静、公正、理解的心理决定圆场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排除难堪场面,让领导下台。不要盲目站在一方,以2:1战胜另一方。即使自己喜欢的首长,占有道理的首长,秘书也不要轻易把自己“陪进去”,导致对方横下心,干到底,此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w+ p5 W" b3 \- }- L0 I
再次,有耐心,能忍让。首长在争执中,感情可能都很冲动,可能缺乏理智的控制。秘书在圆场时,难免受些责难和委屈。不要蒙受了不白之冤,就撒手不管。而应坚持自己的努力,达到预期目的,事后首长也会感激的。作者:王怀志 郭政 |